與中學生探討最佳學習方法
學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,學習方法不是學習技巧的簡單羅列,也沒有能適合于每一個人的一個具體方法,它是貫穿于整個學習、思維、實踐的一系列心理活動。
第一節(jié):選擇適合于你的方法
最適合于你的方法就是你的最佳學習方法。
學習本身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,獲得知識只是學習的一個目的,是否能將知識轉化為智慧,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。另外,每個人的智慧類型、心理潛能、意志、氣質、個性、意識傾向性和發(fā)展需求,不盡相同,這就決定了每個人的學習方法,存在很大的差異。
學習方法:是指在學習中所采用的方式、方法和技巧,為了達到學習目的而采取的途徑、步驟、手段等。
學習是一種編寫程序的過程,包括:⑴動作程序--行為動作的方法、步驟、過程;⑵概念程序--是一種思維形式,抽象與概括所感知事物共同本質特點的方法、步驟和過程。
一、 智慧類型與學習方法
我們知道,人腦有七個智力中心,我們可以根據(jù)個人所具有的先天智力特征,來選擇學習方法:
⑴假如你屬于語言智力中心發(fā)達的那種人,你就應該首先建立以語言學習為主的學習方法,不過應該從你所處的環(huán)境的“母語”開始。
⑵如果你的邏輯思維特別強,你應該從建立以數(shù)學學習為主的學習方法。
⑶也許你的節(jié)奏、韻律、樂感非常強,那么你可以從建立以音樂為主的學習方法入手。
另外,我們還可以根據(jù)個人所表現(xiàn)出的智慧類型,來選擇學習方法:
自然科學智慧:是在從事自然科學研究、學習、使用中形成的智慧類型,主要是以西方自然科學智慧為代表的智慧。包括數(shù)學、物理學、化學、機械工程、水利、醫(yī)學、生物學等,是以實證方法為基礎的科學,他們適合于建立這一類知識的學習方法。
社會科學智慧:是在從事社會科學研究、學習、使用中形成的智慧類型。包括哲學、政治學、經濟學、法學、宗教、考古學、社會學、心理學等。
文學藝術智慧:在從文學藝術研究、學習、創(chuàng)作中形成的智慧類型。包括文學、音樂、美術、電影、電視、舞蹈等,是以想象與創(chuàng)作為基礎的科學。
創(chuàng)造型智慧:是指以聯(lián)想、幻想為主要特征的智慧類型,他們的思維活動賦有跳躍性、拓展性。他們常常將毫無關系的事物,進行不厭其煩地聯(lián)想,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,表現(xiàn)出驚人的耐心與持久性。他們最大的樂趣是進行創(chuàng)造活動,他們有打破常規(guī)的固執(zhí)已見,從不愿意與別人相同。他們的興趣廣泛、思維敏捷、敢于嘗試、勇于發(fā)現(xiàn),表現(xiàn)出堅韌的意志,非凡的思維能力。他們總是愿意從事具有創(chuàng)新性、創(chuàng)造性、別出心裁、獨樹一幟的非常規(guī)性工作,是難得的人才。
你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實際情況,建立起適合于自己智力類型、智慧類型、個性特征,發(fā)展需求的學習方法。
二、 從最容易的開始
一般說來,你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智力中心比較發(fā)達,學習這些課程就比較容易,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是這樣。他們只知一味的學習,根本沒有注意到智慧類型與學習能力的內在關系,不過這也沒關系,你只要從你最容易學好的課程入手,建立學習方法,你的學習就會逐步提高。
三、 遷移與借鑒
當你已經掌握某一門功課的學習方法后,你就應該以這種學習方法為基礎,以遷移與借鑒的手段,建立其它科目的學習方法,這里重點要說明的是:“各門功課的學習方法大同小異,最基本的方法是相同的,只不過各自又有自己的特點。
第二節(jié):讀書--入木三分
讀書時、只求理解字面的涵義,只能學到100%,理解了作者的意圖能學到300%,讀懂字里行間的寓意能學到1000%,更多的要靠你的悟性,這里還有一個質的飛躍。
一、 重點與分解重點
重點在哪里:什么是重點呢?一般來說,重點是--是什么;為什么是這個呢?--是解釋。比如說:晚上天就黑了,為什么呢?我們知道,白天的形成是由于太陽光線,在白天時候正好照射在我們所居住的地方。而到了晚上的時候,由于地形自轉的原因,我們所居住的地方,正好轉到太陽光線照不到的背面,所以天就黑了。這個例子中的--晚上天就黑了,是重點,而為什么……所以天就黑了--是對重點的解釋。數(shù)學、物理和化學中的定理、公式和概念是重點,對定理、公式和概念的說明、解釋是幫助你理解這些重點內容。而語言學中的字義、詞義、語序和語言習慣是重點。
分解重點:你首先要明白重點說的是什么?是對一個歷史事件的說明?是一個定理?是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?還是一種語法現(xiàn)象?
接下來,你就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說明這個問題的。在分析這個問題時,你不但要搞清楚作者是如何說明這個問題的,你還應該提出自己的說明、解釋,也可以懷疑他的說明是否正確?甚至提出相反的解釋。
層次:這就是學習上的層次問題,假如你只能達到理解這個層次,說明你已經達到作者論述的水平;如果你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,說明你已經超出了作者論述的水平,并擴展了這個理論;如果你能夠提出相反的解釋,說明你已經具備了獨創(chuàng)能力。我想說明的是:我們在學習上,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解作者的論述這個狹窄的范疇內,而是盡可能地擴展自己的思維,讓自己養(yǎng)成一種渴望創(chuàng)造的思維習慣,要建立起具有創(chuàng)造特征的學習模式。
既然你已提出自己的說明、解釋,那么,你就要找出你自己合理的解釋和說明。你要是提出相反的解釋,你首先要有充足的理由,來推翻作者的論點,并找出你自己合理的解釋。如果你做不到,你就應該相信--這一觀點的正確性。一般來說,書本上的知識基本上是正確的。
我要說明的是,這種學習、分析和理解知識的方法,是讓你從深層學習、分析和理解他人已經總結出來的知識和經驗,培養(yǎng)你的那種分析與判斷、懷疑與求證的思維方法和能力。真正的目的,不在于論證某一個觀點的正確與否,而在于通過這種學習方式,讓你掌握一種思維的方法和能力,并通過這種思維的方法和能力,進行新知識的學習。把你所掌握的這種學習方法,推廣到其它課程的學習當中,經過不斷使用,使之不斷提高。當然,你或許在學習中能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,那是再好也不過了。
二、 作者的意圖與字里行間
作者的意圖:讀書時,要想做到入木三分,你一定要理解作者的意圖,他要說些什么?他的解釋與他要說明的本意是否一致?他的論據(jù)之間是否存在矛盾?他的解釋中的邏輯關系是怎樣建立的?邏輯關系又如何相互依存?后面學習的知識與前面所學的知識,存在什么樣的內在關系?作者是如何把新知識與舊知識聯(lián)系起來的?你自己是否有更好的聯(lián)系方式?
我想要說的是,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,使你能在讀書時,更準確的把握作者的意圖,更好地獲得所“讀到”的知識。不但要掌握作者的研究成果,同時又學到了作者的研究方法,并以自己所掌握的最佳方式,將所學的知識聯(lián)系起來。這樣一來,在同樣的時間、讀的是同樣的書本,但你所收獲的知識是別人的幾倍,并且使這些知識發(fā)生了質的改變。
字里行間:也許讀到這里,有些人要問,你還有什么說的?別著急!要知道,讀書本身就是讀者與作者相互溝通,取得一致的看法。你以為如何?書中字里行間的寶貝,是作者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哲學思想,是從事這項科學研究的一種科學思想,這是至關重要的。你對哲學思想和科學思想是如何理解的?
哲學思想:是我們認識客觀事物的最根本的思想,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,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。
科學:是指發(fā)現(xiàn)、積累并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,已系統(tǒng)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。
科學思想:是指人們站在現(xiàn)代科學知識的基礎上,進一步提煉出來的關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與發(fā)展的最一般規(guī)律的合理觀念??茖W思想是科學知識在思想領域里的反映,是現(xiàn)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人們確立的自然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、科學技術觀和社會發(fā)展觀的重要基礎,對人們的學習、研究與工作均有一定的指導作用。
不懂得哲學,就意味著你不懂得我們這個世界的根本存在方式,那么,你又如何去學習科學、研究科學呢?到頭來,是一本糊涂賬!
在這里,我再次告誡各位:哲學是學習、認識和研究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的根本。東方哲學只是一種《天人合一》的樸素哲學,沒有系統(tǒng)的理論。而自然科學是在西方哲學的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科學,如果我們不去系統(tǒng)的學習和研究它的話,又何談學習自然科學呢?假如你對此有興趣,你可以進行自己的探索!
看到這里,你千萬別生氣,你沒有的東西,又不想借鑒別人的成就,到頭來,你是越來越落后,借一句牛頓(Newton)的名言給你:“你之所以偉大,是因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。你別以為我沒有骨氣,我在一次告誡自己,我是中國人!
三、 整體理解
整體理解:有這樣的解釋:一種方法是先理解整體的各部分,而后理解整體;另外一種方法是從理解整體內容著手,并以此為基礎來理解整體的各部分。這是日本國野口悠紀雄《「超」學習法》提出的觀點--“鳥眼法”,他的原文是這樣的:先把握整體,并以此為根基去理解部分,就像小鳥從上空眺望地面一樣。對于整體理解,我有我自己的觀點。
不論采用哪一種方法,都必須從各部分的學習開始,所不同的是,要用新知識體系,去理解舊知識體系。比如:你在太空中看地球一樣,你還會有那種地球巨大無邊、深不可測的感覺嗎?假如:你飛翔于太空之外,你再也不會被宇宙那奇妙的銀河星云所迷惑,為她那無限的浩瀚,感慨萬千!
這是一個關于考查事物的范疇問題。從微觀的角度來說,對于一個小小的病毒,我們身體內的一個蛋白分子,就是它的一座大山,它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生命的奧秘。而對于宇宙來說,地球只不過是一粒小小的塵埃,我們在這粒小小的塵埃上,又如何能理解宇宙的全部?
科學家們做了這樣一個統(tǒng)計學分析,得出的結論讓你感到異常的吃驚:人類產生的機率,好比飛機場吹過一陣狂風,把機場旁的一堆垃圾,非常有趣的組裝成了一架--波音767飛機。這種概率幾乎是零,但它必竟不是零。假如,你了解一些太空知識的話,你就會明白,其實宇宙的自然生存條件,是多么的惡劣,除地球之外,其它的星球不是幾百度的高溫,就是冰天雪地,到處沒有水源,更談不上綠色植被,宇宙中生命的誕生,真是奇跡中的奇跡!
再回過頭來反思一下人類自己,為什么有那么多個物種都在進化,為什么偏偏是人類獲得了智慧,成為宇宙的主宰?人類的大腦是如此的完美,人類的智慧又是如此的妙不可言?如果你能從宇宙形成的視角,去考查人類的誕生,這又算得了什么?
不論是學習、科研,我們都應該從整體的角度去理解局部,從無限的范疇去考查有限的范疇,這樣,我們的理解就會更準確一些,更完整一些。另外,從哲學和科學的角度來說,真理是不存在的。因為,我們現(xiàn)有的證實手段,只能證明現(xiàn)有的科技和知識是正確的,隨著我們認識世界的思想與方式的進步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現(xiàn)有科技的局限性。我們所說的真理,只是某個范疇內的真理。
四、 你應該記住的
讀書時你需要記憶的部分:
⑴重要部分--概念、原理、定義。
⑵作者的意圖--難以表明的思想、無法說清的意識。
⑶字里行間的寓意--言外之意,意猶未盡的道理。
⑷哲學思想--思辨、辯證關系。
⑸科學思想--指導科學研究的思想體系,理論體系。
⑹科學范疇--科學研究與理論適用的范疇。
第三節(jié):聽課--聽一反三
聽課最為關鍵的事,是隨著講課人的思想、思路進行聯(lián)想,在你知識的斷層區(qū)建起橋梁,使你學習的知識成為一個整體。
一、 理解新知識
理解新知識:聽課首要的任務是理解新知識,而新知識必須通過舊知識來理解。新、舊知識之間即存在著概念的某種差距,又存在著某種聯(lián)系。我們的任務是:在兩者之間的斷層,建立起兩者的連續(xù)性邏輯關系,使之成為一個連續(xù)的,完整的體系。
提高舊知識的理解程度:隨著新知識的不斷增長,我們的知識范疇不斷擴大,我們的理解程度也有所提高。這就像我們現(xiàn)在站在比原來高的山頂上,去看身后矮的山一樣,你的理解程度自然會高許多。另外,從更大范疇去理解一個知識,你的思路會更廣,你對它的解釋會更多,這樣,就會在知識之間,建立起更廣泛的聯(lián)系。
所謂理解:是據(jù)理了解,明白其中的道理,新的知識能讓你從新的高度,更廣的范疇,獲得對舊知識更深層的理解。
建立新舊知識的內在聯(lián)系:你千萬不要把新學的知識與已掌握的舊知識分割開來,這樣所獲得的知識是零散的、孤立的,這樣的知識,不但不利于記憶,而且理解的程度也非常有限。知識之間的聯(lián)系有些是比較緊密的,有些是比較松散的。
在新、舊知識之間建立聯(lián)系的方法有兩種:
⑴建立內在的邏輯性聯(lián)系,通過對兩者的比較、分析,找出它們相互重疊的部分,找出它們的對應關系,找出它們的不同點。
⑵建立外在的形式上的聯(lián)系,通過聯(lián)想可以為兩者建立相似的外部形式上的聯(lián)系,可以是本身就有的聯(lián)系,也可以是人為設立的,一種想象出來的聯(lián)系。
二、 讓你的智慧生出雙翼
聽課時,你的思維活動要處于高度活躍狀態(tài),全方位地思考課堂上老師所講述的重點內容,可同時進行聯(lián)想、記憶、分析、綜合等學習,不可只是被動的聽課。要知道,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所取得的學習效果,其差別是相當驚人的,兩者的差別最少是500%。
智慧的雙翼:是由良好的心情,主動學習的心態(tài),積極、活躍的思維,全神貫注的注意力,求知的欲望、好奇心,持之以恒的意志等重多要素所構成。它們可以極大地調動你的心理潛能,迸發(fā)出連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驚人智慧。
另外,聽課時也需要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和心理能量,對于哪些非重點的內容,可以稍微放松一點。這樣,張馳結合,節(jié)奏分明,才能更有效地調動智慧,使其發(fā)揮出應有的作用。
三、 課堂筆記
課堂筆記:是一門有相當學問的技能,不可被動的將老師所講的內容,毫無選擇的記錄下來,要記住哪些重點內容。一般來說,只記錄重點內容的原文收效不大,如果你能夠使用你理解原文之后,所產生的自己最容易理解、記憶最深刻的語言來做筆記,將會收到意思不到的效果。
為什么要這么做呢?有以下3點理由:
⑴是為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,使所學的知識更具有條理化、更簡化。
⑵在新、舊知識之間建立起密切的聯(lián)系,讓自己的思維始終跟著老師轉,提高注意的興奮度。
⑶以記筆記的方式,記憶下來當時學習這些知識時的場景,以后每當你看到這些筆記時,就會自然而然地回想起老師精彩的講述,以及你對這些知識的深刻理解。
這樣所獲得的知識,理解程度最高,記憶最深,并且在你需要提取這些知識時,它們會被迅速激活,進入你的短期記憶,進行知識的再加工處理。
第四節(jié):讀書筆記--越簡越好
讀書筆記是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手段,最好是用自己理解后的語言做筆記,抄書是最笨的方法。
一、 用自己理解后的語言做筆記
讀書筆記:為什么要用自己理解后的語言來記錄呢?這里有一個不言而喻的道理,如果你沒有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,你是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做筆記的。然而,不論理解與不理解,你都可以將書本上的內容抄寫下來,而這樣做的結果,充其量不過是增強記憶,就算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,這種理解也是比較淺層的,局限的。
一般來說,閱讀每一小節(jié)后做筆記為好,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,但有些人習慣于讀一段之后就做筆記,那也無妨,你可以在讀完一節(jié)之后,再回過頭來整理零散的筆記。記住,在你讀完一本書之后,一定要再回過頭來看一看本書的目錄,回憶一下這本書的重點內容,并將所回憶起來的內容,摘要的記錄下來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給你所學的知識,設立一些引導信息,使知識條理化,容易記憶,容易回想起這些知識。
二、 表格與圖形的妙用
將一些復雜的、很難理解的、不易記憶的知識,用表格(table)的方式集合起來,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。通過它你可以非常方便的對知識進行比較、分析、找出相同之處,不同之處。將知識表格化,有簡化知識的作用,清晰、明了,同時又非常有助于記憶。
有些知識用語言來描述非常麻煩,又不容易記憶,而用圖形的方法卻很簡單,你可以嘗試一下這種學習知識的方法。所采用的圖形什么樣都可以,只要有助于理解和記憶知識就行。
三、 筆記越來越少
對于已做的讀書筆記,過一段時間應該重新整理。你會發(fā)現(xiàn)過去所記的筆記中,有許多重復的、多余的、不太重要的內容,這時,你可以精簡其中的內容。并不是要將所學的內容,一字不拉的記住,而是要精簡那些周邊的內容,記憶那些核心內容。為核心內容設立引導信息,是精簡知識的最佳方法,只要你記住了核心內容的引導信息,便記住了核心內容,就等于記住了所有的學習內容。所以是筆記越來越少,知識越學越精。
第五節(jié):爭論--永不停止
爭論是明晰概念,得出明確結論,深化理解,強化記憶的利劍。
一、 爭論能使你更清晰的理解知識
爭論:你大概有這樣的經歷:就某個學習上的問題與同學進行激烈的爭論,開始時各持已見針鋒相對,使爭論迅速達到白熱化,你們倆都竭力想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,彼此都列舉的大量的事實和論據(jù),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。通過爭論,你們漸漸的發(fā)現(xiàn),你們所爭論的問題,其共同點越來越多,而不共同點越來越少,爭論的交點慢慢地聚集到某一點上。于是,就這一點你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,最終找到了正確的答案。
在這個爭論的過程中,你們由絕對的不同,到相對的不同,由針鋒相對,到漸漸地靠近,最終你們找到了共同的答案。從這個例子中,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:
⑴爭論起源于兩者觀點的對立。
⑵爭論讓你們找到了問題的所在。
⑶爭論的開始,首先讓你們明確了周邊的概念。
⑷爭論的最后,讓你們解開了問題的結點。
二、 爭論能調動你的所有智慧
調動:在爭論中,你肯定是竭盡全力地為自己的觀點辯護。這就需要你必須調動大量的有關知識,并對這些知識進行合理的組織,形成鮮明、有力的例證,為自己所提出的觀點進行辯護。同時,你還需要分析對方所提出的觀點,找出對方論證中的弱點或錯誤,并加以反駁。
在這一過程中,你不但需要大量知識作為論證的基礎,并將其巧妙地組織起來,構筑起堅固的論證防線;同時,你還需要調動自己敏銳的洞察力,細致入微的分析能力,組成攻克堡壘的突擊隊。你既不能強硬地要求對方接受你的觀點,又不能隨意地符合對方的觀點。你所要做的是:
⑴以自己機智、巧妙的語言。
⑵以鮮明、有力的例證。
⑶以幽默、友善的態(tài)度。
⑷以事實為依據(jù)闡明自己的正確的觀點。
⑸找出對方論證中的錯誤,并加以斧正,最終才能取得一致的見解。
通過以上的分析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爭論確實能需要調動大量智慧,在爭論中,你可以學習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,更重要的是,你已經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智慧,并使用你的智慧,成功地運用了所學的知識。實際上,爭論是一種極其復雜的智慧活動,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,我們應該積極地利用這種學習方式。
三、 爭論能激發(fā)你的學習熱情
激發(fā):通過爭論,不論爭論的哪一方取勝,只要得出了正確的結論,雙方都能從中獲益。勝利的一方,從中獲得了信心,失敗的一方,從中吸取了教訓,并能學習到取勝的方法和辯論的方法,兩者在獲得正確的結論上是等同的。為了保持這種優(yōu)勝的勢態(tài),勝方會更加努力的學習,失敗的一方為了戰(zhàn)勝對手而奮起直追,從而激發(fā)了極大的學習熱情。
要想在爭論中獲勝,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,敏銳的洞察力,細致入微的分析能力和雄辯的演說能力。而這種求勝的欲望,正是激發(fā)學習熱情的動力。這樣看來,爭論不失為激發(fā)學習熱情的一劑良藥妙方。
四、 爭論讓你接近最好的學習伙伴
良師益友:我們都知道,喜歡爭論的人多數(shù)是那些好學上進的人,在良好氛圍下的爭論,不但能增長雙方的知識和見識,還能增進雙方的了解,進而建立起彼此的友誼。古人云:“良師益友,仍是彼此能相互促進、相互間能彼此受益的朋友?!?/span>
我認為:學習伙伴可以構成良好的學習氛圍,大家既是互助的伙伴,又是競爭的對手,成員中每一個人,都可以取其他人之優(yōu)點為我所用,以其中的強者為目標,努力超越。在爭論中尋找問題的答案,在爭論中提出新的問題。
切記:任何一項科學技術、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領先,不是靠技術壟斷來維持的。它是以你不斷的學習、科學技術的更新,發(fā)現(xiàn)和創(chuàng)造新的方法得以實現(xiàn)的?;锇閭冎挥姓嬲\地將彼此好的學習方法、智慧的創(chuàng)造成果,進行互相交流,才能共同受益。假如,你也怕別人學會你的好方法,從而超過你,我也怕你在得到我的智慧后,趕在我的前面,結果誰都不可能從對方那里學到什么。人類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這樣輝煌的成就,是因為我們的前輩毫無保留的,將他們創(chuàng)造的科學技術、學習方法和智慧傳給了我們下一代。況且,今天的科學研究已進入以集體合作為主流的時代。記住,個人的智慧與力量是非常有限的。
[上一篇]: 英語語法趣味口訣(一)
[下一篇]: 小學教育:抓住成長關鍵期,整個初中都受益!